執法有硬度 幫扶有溫度
——記南城縣公安局交管大隊臨坊中隊負責人黃杰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 | 日期: 2025年11月12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黃杰檢查貨車(圖/受訪者提供)

黃杰,現任南城縣公安局交管大隊臨坊中隊負責人。27歲的他在4年的事故處理崗工作中總結經驗、迅速成長。到任臨坊中隊后,黃杰通過創新“黃警官講案例”交通安全課和方言“夜話”宣傳,以案為鑒,幫群眾算清“安全賬”,推動轄區交通事故率下降,守護好群眾出行“平安路”,彰顯民警的責任與溫度。
幫群眾算清“安全賬”
“大家知道每天有多少輛車經過學校門口嗎?大貨車又有多少個盲區呢?”10月27日,黃杰走進南城縣徐家鎮中心小學,上“黃警官講案例”交通安全課。
黃杰自2023年到任臨坊中隊以來,“黃警官講案例”交通安全課已宣講了數十場,覆蓋數千人。面對不同年齡層的學生,他都有不同的方式將交通安全知識傳遞進學生們的心中,而這份豐富的講課經驗,源自他此前在南城縣公安局交管大隊事故處理中隊的工作經歷。
“在事故處理中隊時,每次案情分析會和事后總結會上,我都會認真分析、記錄引發交通事故的原因,然后把屬于‘人為’主因的事故進行分類分析。這讓我在開展宣教活動時,能夠更好地講透那些可以通過自我防護避免的事故。”黃杰介紹,2019年入警后,他在事故處理中隊工作了4年,中隊每年要處理上千起交通事故,他也在邊做邊學邊總結的過程中迅速成長。
連日來,黃杰在沙洲鎮多個村莊,利用村民“夜話”閑聊之機,用方言與村民們交談,并不時插入交通安全相關話題,引導大家安全文明出行。
“一些農民既樸實又執拗,有時候要把道理講通、講透,把‘安全賬’給他們算清了,他們才能真正把交通安全知識記牢,而這不是一日之功。”黃杰表示,在開展“七進”宣傳活動時,他會結合近期發生在轄區的案例,用身邊事教育身邊人。
自黃杰接任臨坊中隊負責人以來,轄區交通事故率呈明顯下降趨勢。
護好群眾出行“平安路”
黃杰告訴記者,臨坊中隊只有1名民警和5名輔警,管轄范圍為徐家鎮、沙洲鎮和潯溪鄉,以及206國道、316國道。幾十公里的國道上,每天有上萬輛車通行,要保障群眾出行安全,十分不易。
11月5日上午,一輛載貨三輪摩托車在316國道(南城境內)行駛,其車輛后斗內坐著一名女子。當車輛駛近黃杰時,被他果斷攔停。
“我老婆病了,我要送她去醫院!能不能通融一下……”摩托車駕駛員意識到自己違法載人不對,便向黃杰求情道。
“前段時間,我處理過一起交通事故,跟你的情況很像,那個人騎車送親戚去醫院,結果在路上把親戚的肋骨摔斷了。你這車只能載貨,人坐在后斗很不安全,我現在放你走,才是對你們的不負責。”黃杰結合近期交通事故案例,在向摩托車駕駛員進行安全教育后,依法對其作出暫扣車輛等處罰,并安排輔警開車送夫妻倆前往醫院。
“出于對違法者的安全考慮,我必須予以處罰;但出于對群眾的關心,我也應該幫助他。”談及日常執法工作,黃杰稱事情總有兩面性,不論是處罰還是幫助,總歸都是為群眾好。
但偶爾也會在執法時遇到難事。“有時在路上看到個別孩子騎車沒戴頭盔,車后還載著同學,我們想要將其攔停,他們卻沖向路旁的行人區域急轉逃跑。這些行為非常危險,所以在路面糾正這類人群時,我們都不敢有過激行動。”在黃杰看來,對于道路交通治理工作,短期實效看整治,長期實效靠宣傳。
從今年9月底開始,南城縣公安局交管大隊開展了為期40余天的“零點行動”交通綜合整治行動。黃杰接連40天持續奮斗在一線路面,每天工作直至深夜才走下崗位。面對高強度的工作,黃杰認為自己還年輕,多做點實事挺好,只是希望轄區少一點交通違法行為和交通事故,希望大家都能夠平安回家。
(文/記者成錦霖)
編輯:聶琪
校對:陳衛星
復審:朱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