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明:服務“一帶一路”的律師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     |    日期:  2025年11月12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人物簡介

王輝明,1970年10月出生,現任江西惟民律師事務所首席合伙人,中亞國際仲裁法院聯席院長、中國區總代表,吉爾吉斯斯坦全國律師協會中國事務辦公室中方主任。

王輝明(右)在中吉烏鐵路項目部現場(圖/受訪單位提供)

以涉外法律服務為橋,連接中國與中亞,王輝明作為惟民(比什凱克)律師事務所的創辦者之一,帶領團隊從“一張桌子”起步,成為當地最大律所,為“中吉烏鐵路”等“一帶一路”重點項目提供法律保障。短短一年,他們翻譯大量法律文本、出版《赴吉投資法律及政策簡明問題》手冊,助力中資企業規避風險。如今,王輝明正推動在吉成立首個中國海外法律援助中心,讓中國公民在異國他鄉有援可求,在“一帶一路”上架起法治合作的新通道。

中國律所的中亞“前哨”

秋風染黃了比什凱克的街道。在這座以雪山為背景、蘇式建筑交織的城市里,圖魯斯別科瓦街“109/3”號的辦公室燈光常常亮到深夜。這里,是江西惟民律師事務所在中亞的“前哨”——惟民(比什凱克)律師事務所,也是首家在吉爾吉斯斯坦落地中資律所。

約200平方米的辦公區里,20位中國律師和吉國律師并肩作戰,在此共同面對一系列復雜的跨境法律文本與法律事務。主要發起者兼首席顧問的王輝明,如今每年有近三分之一的時間在這里度過。

在過去一年中,王輝明見證了惟民(比什凱克)從“一張辦公桌、一位律師”成長為當地最大的律所,也見證了中吉兩國經貿等全領域合作日益密切的腳步。2024年4月,惟民(比什凱克)正式營業,王輝明帶領團隊投身涉外法律服務,第一件事是翻譯、匯編吉爾吉斯斯坦及周邊國家的法律。僅僅一個月,他們就將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斯坦等主要國家的現行法律法規譯成中文,并自費編印了5000冊《赴吉投資法律及政策簡明問題》,免費發放給在吉中資企業和同胞。

“幫助大家規避風險、少走彎路,是我們服務的意義。”王輝明說,這些努力得到了認可,也帶來了機遇。

2024年12月,“一帶一路”上的新動脈——中吉烏鐵路正式開工。憑借提前布局和過硬的專業實力,惟民(比什凱克)從眾多國際律所中脫穎而出,獲聘請該項目總承包商常年法律顧問,承擔起BOT投融資、股權合作、EPC工程總承包等在內的多項復雜任務。項目現場的臨時辦公室里,王輝明經常熬夜研讀合同文本,帶領團隊用中吉烏三國法律條款與國際慣例攻克諸多法律適用難題。

服務“一帶一路”開新局

今年開始,王輝明積極推動在吉爾吉斯斯坦全國律師協會設立“中國事務辦公室”,這是全球范圍內首次由外國國家級律師協會成立的對華工作部門。

王輝明還帶領涉外律師團隊首次在比什凱克成功舉辦首屆中資企業赴吉投資創業法律風險難點與熱點研討會,赴烏茲別克斯坦設立江西省本土律所第二家境外分支機構——惟民(塔什干)律師事務所,并開始為多家烏中資企業提供境外法律盡調、企業注冊、爭議解決等法律服務。如今,王輝明及其團隊正在為包括“中吉烏鐵路”建設項目在內20余個中亞國家重大投資項目提供法律服務,所服務項目投資總額達100億美元,服務的中資企業數量達50余家。

11月4日,王輝明再次踏上了前往比什凱克的航班,手機日歷里密密麻麻地寫著未來幾個月的計劃,其中最近的,就是11月11日吉爾吉斯斯坦(中國)公民法律援助中心正式成立的日子。從江西到比什凱克,跨越的不僅是近5000公里的地理距離,更是江西律師服務“一帶一路”的現實路徑。

(文/王政 記者方維芳)

編輯:聶琪

校對:衷麗萍

復審:朱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