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雞養成“明星社區”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     |    日期:  2025年11月10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11月3日,記者來到湖口縣均橋鎮江橋社區,水泥道路平整通暢,農家院落錯落有致,不時有游客駐足拍照打卡。

誰能想到,眼前的美麗社區曾經是集體經濟薄弱的村莊。近年來,江橋社區立足資源稟賦,深耕蛋雞產業,走出一條黨建賦能、產業富民的鄉村振興新路徑。2024年,江橋社區集體經濟實現經營性收入1400萬元,成為遠近聞名的“明星社區”。

走進江橋社區蛋雞養殖基地,現代化氣息撲面而來。10萬余羽蛋雞在全封閉立體雞舍中有序生活,自動喂料、恒溫通風、智能集蛋等系統高效運轉。雞蛋滑到傳輸帶上,由集蛋系統運送、分揀。糞便由機器清理烘干后,進行資源化再利用。“母雞住‘別墅’,雞蛋坐‘滑梯’,我們顛覆了傳統蛋雞養殖模式。”江橋社區黨支部書記、居委會主任王先劍介紹,智能化養雞降低了人工成本,基地日產9萬枚雞蛋,年純利潤達120萬元。

2022年9月,江橋社區啟動首批2.3萬羽蛋雞養殖,高峰期日產雞蛋2萬枚。經過16個月運營周期后,項目初見成效,2023年社區集體經濟經營性收入突破300萬元,純利潤近50萬元。

嘗到甜頭后,江橋社區乘勢而上,2024年進一步擴大養殖規模,引進蛋雞10萬羽,并建設了新的養雞場,引進全自動機械化養殖設備,建成集飼養管理、疫病防控、蛋品加工于一體的標準化生產線,實現從“養得活”到“養得好”再到“賣得出”的全鏈條升級。

“沒有產業,就意味著沒有發展后勁。”在談到社區產業發展時,王先劍感慨道。通過整合土地、資金、人才等要素,江橋社區將有限的集體資產資源,盤活成穩定的、可持續的集體收入,以蛋雞養殖為主導產業,配套發展生態種植、農產品初加工等延伸業態,形成“種養結合、循環利用”綠色發展模式。同時,以省級科技小院創建為抓手,加大與江西農業大學專家合作力度,加快提升雞蛋精品率。

今年國慶中秋假期,由老舊校舍改造而成的趣江橋·蛋雞產業園吸引了不少游客。這個集生態種養、農耕體驗、親子研學、休閑觀光于一體的農文旅研學綜合體,是江橋社區激活農文旅融合發展動能的新起點。目前,江橋社區不但有產業基地,還有田園美景、休閑旅游體驗,成為周邊城市家庭周末出游和學校開展自然教育的熱門選擇。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這讓我們更加堅定了走產業振興之路的信心。”王先劍說,江橋社區將以“小切口”撬動“大發展”,通過資源盤活、科技賦能、鏈條延伸,推動集體經濟從“輸血”向“造血”轉變,努力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

(吳江 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周亞婧)

編輯:聶琪

校對:王小明

復審:朱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