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端衛士”守護低空安全

南昌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警務航空大隊以科技服務民生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     |    日期:  2025年11月10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氣溫漸降,贛江“兩灘七灣”天然泳場正式按下“暫停鍵”,但水域安全保障工作并未隨之“停歇”。一架警用無人機盤旋于水域上空,透過高空擴音設備發布安全警示:“泳場已關閉,請勿下水游泳!”這是南昌警航隊員日常巡航中的一幕。

從贛江岸邊的安全值守,到大型活動的低空護航,再到便民服務的暖心延伸,南昌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隊警務航空大隊(以下簡稱“警航大隊”)以“科技賦能警務”為筆,在英雄城的蒼穹之下,鐫刻下“云端衛士”的責任與擔當。

凌空構建安全屏障

贛江“兩灘七灣”天然泳場是夏日里市民親水納涼的熱門打卡地,也是警航大隊巡邏的重點區域。

“傳統地面巡邏存在視野盲區,尤其是水域中心區域的情況難以及時掌握。”警航隊員熊承淏操控著無人機,屏幕上實時傳回泳場全景畫面。針對泳場人員密集、水域復雜的特點,警航大隊創新啟用“高空喊話+實時巡控”模式,無人機不僅能第一時間發現離岸過遠、靠近危險水域的泳客,并通過空中喊話及時勸阻,還能同步記錄現場情況,為地面警力處置提供精準指引。一道無形的安全防線在贛江岸邊悄然織就。

從八一廣場升旗儀式的莊嚴肅穆,到南昌馬拉松的激情澎湃,再到國慶煙花晚會的璀璨奪目,每當城市迎來重要時刻,警航大隊的“空中梯隊”總能準時就位。

在今年國慶煙花晚會期間,警航隊員提前對活動區域進行低空掃測,依托無人機反制設備構建“空中禁飛屏障”,成功處置多起違規飛行隱患,確保數萬觀眾在安全的環境中欣賞煙花盛宴。“看著夜空中綻放的煙花,想到我們的守護能讓這份美好不受干擾,再辛苦也值得。”連續值守8小時的無人機反制中隊隊長駱志勇說。

向基層延伸服務觸角

為讓安全理念與規范意識深度滲透,警航大隊將服務觸角向基層延伸,常態化深入高校、科研院所及無人機研發企業開展飛行安全宣講。隊員們結合典型違規飛行案例,剖析“黑飛”行為對空域安全、公共秩序的潛在危害,系統解讀《無人駕駛航空器飛行管理暫行條例》等法規政策。針對高校航模社團的技術需求與企業研發的實操場景,通過“案例警示+政策解讀+實操教學”的立體模式開展宣講。今年以來,已開展專題宣講12場,覆蓋師生及企業從業人員800余人次,有效夯實了源頭安全管理基礎。

“您好,我想申請無人機飛行報備,不知道怎么操作?”在八一廣場旁的“無人機登記服務站”,游客張先生和邱女士拿著無人機前來咨詢。警航大隊無人機管理中隊隊長周慶成及隊員鄭翔峰立即上前,手把手指導他們通過“昌通碼”智慧無人機小程序完成報備流程,還詳細解讀了周邊的禁飛區域范圍。這處設立在任務區域周邊的服務站,正是南昌警航深化“放管服”改革、服務群眾的生動實踐。

為方便無人機愛好者合規飛行,南昌警航大隊不僅在“昌通碼”上線智慧無人機小程序,實現飛行報備“掌上辦、即時辦”,還提前發布各類大型活動禁飛公告,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引導規范飛行。

截至目前,警航大隊已累計協助1307名無人機愛好者完成實名登記,現場解決各類咨詢近1700次。“原本以為報備很麻煩,沒想到警航隊員這么有耐心,幾分鐘就辦好了,太貼心了!”順利完成報備的張先生和邱女士連連點贊。

(王偉攀 首席記者龔辰欣)

編輯:聶琪

校對:陳衛星

復審:朱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