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余萬元銅絲發貨后失蹤

鷹潭一企業遭遇貨運騙局 警方12小時跨省追回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     |    日期:  2025年11月07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漫畫/劉晨陽

“當天立案、當天出動、當天追回全部被騙貨物,警方辦案效率真高!”10月26日晚,價值70余萬元的銅絲失而復得后,鷹潭高新區某企業負責人難掩激動。案發后,鷹潭市公安局高新分局針對此類詐騙案的特點,制定專項宣傳方案,組織民警走訪轄區有色金屬加工企業,防止其上當受騙。

跨省追回被騙銅絲

10月26日10時,鷹潭高新區某企業相關負責人心急如焚地來到鷹潭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報警,稱一車價值70余萬元的銅絲原本發往江蘇揚州,但貨車司機失聯超過24小時。

仔細了解有關情況后,該分局立即抽調刑偵、治安、情指中心精干力量成立專班開展調查。不到20分鐘,辦案民警便鎖定了貨車司機肖某,初步掌握其卸貨的位置在廣東佛山。

“根據我們的辦案經驗,如果有人收贓后會火速銷贓,一旦銅絲被熔解加工,我們后期就很難認定涉案銅絲的權屬。”鷹潭市公安局高新分局刑偵大隊大隊長吳凱介紹。辦案民警分成兩組,一組驅車趕赴佛山追查貨物,另一組負責調取肖某的行車記錄等關鍵證據。

抵達佛山后,辦案民警很快找到肖某卸貨的地點,其比較偏僻,周圍沒有可調取的公共視頻資源。在當地警方協助下,鷹潭警方通過排查可疑叉車、貨車的軌跡,于當天22時找到了被藏匿的涉案銅絲。

據犯罪嫌疑人供述,原本計劃次日就地轉賣這批銅絲,若警方再晚一步,這批銅絲便可能“面目全非”。目前,該案還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揭秘騙子套路

鷹潭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梳理近期發生的物流詐騙案發現,此類騙局有著高度雷同的套路,詐騙分子專挑周末作案。

辦案民警告訴記者,詐騙分子的第一步是“冒名頂替”:在貨運平臺上篩選銅、鋼等價值高、易處理的金屬貨物訂單,用虛假身份信息注冊賬號,冒充貨運司機接單;第二步是“弄虛作假”:在另一貨運平臺注冊新的虛假賬號,發布與原訂單一致的貨運信息,以高于市場價的運費吸引真實司機接單,待司機上鉤后套取其身份信息;第三步是“偷梁換柱”:將招募司機的電話號碼篡改為自己的號碼,隨后把司機身份信息同步給發貨方,再以“中間人”身份分別聯系發貨方與司機——發貨方以為對接的是真實司機,司機以為聽從的是貨主安排,雙方全程無直接溝通;第四步是“改道銷贓”:詐騙分子通過網絡找到買家,貨物發出后編造理由讓司機更改原訂貨路線,轉運至別的地方,然后聯系買家讓司機轉賣貨物,詐騙分子收到貨款后消失。

鷹潭市公安局高新分局針對此類詐騙案的特點,迅速制定專項宣傳方案,對轄區43家有色金屬加工企業開展“大走訪”。民警以案釋法,下發風險警示單,提醒企業明確發貨要求:運輸前必須當面驗證司機身份,避免“憑信息接單”;運輸中實時查看行車軌跡,一旦發現路線偏離立即核實相關情況,必要時立即報警。

此外,警方還將目光投向詐騙鏈條的關鍵環節——網上物流平臺。目前,該分局已向涉案次數較多的物流平臺發出提醒,建議其重點核查同一貨物重復下單的訂單,對高于市場價格的貨運訂單自動觸發風險提示,防止詐騙分子鉆空子。

(文/徐安琦 記者劉俊辰)

編輯:聶琪

校對:陳衛星

復審: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