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已病”防“未病”保路暢人安
齊抓共管推進隱患“清零”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 | 日期: 2025年11月04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拓寬后的右轉車道(圖/受訪單位提供)

10月30日,記者在新105國道吉水段看到,原本因修理廠私開路口、視距受限的隱患路段煥然一新:嶄新的震蕩線與縱向減速標線十分醒目,私開的路口被隔離護欄封閉,安全警示標志一應俱全。拓寬右轉車道、加大轉彎半徑后,大型車輛通行效率與安全性顯著提升。
出現這些變化,得益于吉水縣對國省道風險隱患點段進行系統性、精準化治理。在10月30日召開的吉安市道專委2025年第四次會議暨推進國省道道路風險隱患治理現場會上,吉水縣作為兩個現場觀摩點之一,展示了其治理實踐與經驗,得到了與會者廣泛認可。
齊抓共管推進隱患“清零”
新105國道縱貫吉水境內24.2公里,沿線排查出的8處隱患點段,特別是多個錯位十字路口的安全隱患,引起了吉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
9月3日下午,吉安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專程赴吉水縣,調研督導國省道道路風險隱患點段治理工作。調研組一行沿新105國道從醪橋鎮到文峰鎮,實地勘查此前排查出的8個隱患點段,聽取治理措施匯報,并對治理方案提出優化意見。
這次調研督導,為吉水縣深入推進國省道道路風險隱患治理注入了強大動力。吉水縣委、縣政府將國省道道路風險隱患治理工作列為全縣安全生產工作的“重點工程”。
據了解,吉水縣共排查出國省道道路風險隱患點段107處,按風險等級分為A類隱患點段8處、B類隱患點段99處。吉水縣成立工作專班,由縣委、縣政府主要領導部署調度,明確交通、公路、交管及沿線鄉鎮政府等部門的職責,形成協同作戰合力。同時,縣財政予以全額資金保障,確保隱患治理工作“有力度,不停步”,全力推進隱患“清零”。
10月30日,吉安市道專委2025年第四次會議暨國省道道路風險隱患治理現場會在吉水、峽江兩地召開,與會人員實地觀摩治理成效,交流經驗做法,進一步夯實道路交通安全基礎,提升事故預防能力。
“一點一策”提升治理效能
面對排查出的多處隱患點段,吉水縣公安局交管大隊沒有采取固定模式簡單化處理,而是深入踐行“精準治理”理念,針對每個隱患點段的具體成因和風險特征量身定制治理方案,“一點一策”,提升治理效能。
在現場會觀摩點——新105國道1907km+100m處的醪橋鎮源頭村路口,吉水縣公安局黨委委員、分管日常工作副局長王金華介紹:“我們拆除路口處的護欄,降低綠化帶高度,拉長視距,減少村民橫穿國道風險。”此前,因視距受限、村民隨意穿行和標志缺失等原因,該路口交通事故多發。
隨著一系列精準治理措施的落地,這個路口舊貌換新顏:曾經被茂密綠植遮擋的視線變得開闊通透;修理廠私自開設的路口已被整改;路面新施劃的震蕩標線和減速帶十分醒目,司機行至此處主動減速,交通井然有序,群眾出行安全感大幅提升。
這種“精準治理”的思路,還體現在對國省道平交路口及穿村過鎮路段的系統化改造上。該大隊聯合相關部門,通過完善路口震蕩線、增設減速標線、加裝道口樁、增設爆閃燈和雷達測速屏等措施,及時補齊安全設施短板。對于影響行車及行人視線的主路綠化帶和支路兩側綠植,則進行集中修剪、科學“降高”。
此外,該大隊還在部分復雜路口增設電子警察,實現對交通違法行為的全天候監管,擠壓事故空間。“各個隱患點就像不同的病人,病因不同,治療方案也不同。”吉水縣公安局交管大隊大隊長晏志新介紹,目前,通過此類精準治理手段,新105國道的8處A類隱患點段已經整改完成,B類隱患點段已經整改完成97處,剩余2處正在加緊整改。
從治“已病”到防“未病”
在完成國省道隱患點段“治已病”的基礎上,吉水縣著眼長遠,著力構建“防未病”的長效機制,推動道路交通安全治理從集中整治向常態長效轉變。
治理方案的精準性,源于前期的扎實調研。在治理工作啟動初期,該大隊聯合派出所、鄉鎮政府及村委會等組織人員實地勘查,現場“會診”。
針對農村地區交通安全基礎薄弱的現狀,今年8月起,吉水縣啟動二三輪車專項整治行動,通過多部門聯動、科技賦能等方式,創新推出“綜合治理+宣傳勸導”的治理模式。同時,出臺惠民保險方案,推出每年100元保費、最高20萬元風險保障的保險產品。這一系列創新舉措有效破解了無牌電動自行車管理難題,從源頭上消除了安全隱患。
為確保治理成效持續鞏固,吉水縣充分發揮縣道安委牽頭抓總作用,建立“治理—核查—回頭看”閉環機制,對進度滯后、標準不高的,及時下發督辦單,并約談責任單位主要負責人。截至目前,已開展專項督查5次,下發督辦單3份,推動相關問題全部整改到位。
在完善管理機制的同時,吉水縣創新宣傳模式,構建共治共享新格局,依托全縣299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縣)、所(鄉鎮)、站(村、社區),積極推行“文明實踐+交通安全宣傳”新模式,通過“警影隨行”“采茶戲‘講’交通安全”等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深入開展“拆傘戴盔、文明出行”主題宣傳活動。同時,創新推出“安全積分”制度,群眾參與交通安全宣傳、糾正不文明行為可獲得積分,兌換生活用品。此舉極大激發了群眾參與熱情,變“要我安全”為“我要安全”。
“道路安全治理永遠在路上。”王金華表示,“我們將繼續以‘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守護群眾出行平安。”從國道到村道,從機動車到二三輪車,一張牢固的交通安全防護網正在吉水縣鋪開。
(文/毛磊 周彬 記者黃婉瓊)
編輯:聶琪
校對:陳衛星
復審:吳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