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IP形象“贛法寶”上線
我省召開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推進會 做大做強“紅色法治文化看江西”品牌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客戶端 | 日期: 2025年10月17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贛法寶”

10月16日,全省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推進會在南昌召開,會議總結了近年來我省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成效,對進一步深化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進行動員部署。會上,撫州市、九江市、鷹潭市、贛州市、上饒市婺源縣作了交流發言。
上線啟用江西普法IP形象“贛法寶”
會上正式上線啟用了江西省普法IP形象“贛法寶”,省委依法治省辦副主任、省司法廳廳長龔惠民為江西省“贛法寶”開通上線啟動裝置。
“贛法寶”是從一只青花瓷里走出的普法小精靈,也是江西的普法代言人。“贛法寶”身上細節滿滿:隨身攜帶憲法書本,凸顯憲法核心地位;發型靈感源自省鳥白鶴的翅膀,象征生態江西法治守護;背帶褲童真款式拉近法律與大眾距離,胸部紅色井岡山輪廓線條寓意不忘紅色初心,褲腳上滕王閣、廬山、婺源花海的青花紋樣,寓意著法治種子播撒在贛鄱大地的每一個角落。它還有“魔法口袋”,能掏出法律手冊、普法文創,提供法律服務。
“贛法寶”IP形象通過擬人化設計,搭建起專業法律知識與公眾法治需求之間的橋梁紐帶,讓普法更加貼近群眾、生動有趣。未來,“贛法寶”將帶著憲法文本、“魔法口袋”,踏上江西法治宣傳之路,帶動大家一同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共建法治江西,共繪美好未來。
會上,省委依法治省辦組成人員、省司法廳二級巡視員吳鵬宣讀了《江西省紅色法治文化遺存名錄(第一批)》。此次公布的名錄內容豐富,包括“安源路礦工人俱樂部舊址”等21項歷史遺跡遺存、“遂川工農縣政府臨時政綱”等30項文獻與制度成果、“中共修水縣第二區區委秘密發展黨員時使用過的‘CCP’黨旗”等13項精神與理念遺存以及《勞工記》等4項象征性標志與藝術作品。
紅色法治文化遺存,是指中國共產黨在革命時期領導人民進行法治建設的物質或精神資源,體現中國共產黨在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方面的光榮歷史和成功實踐。為挖掘本省紅色法治文化資源,傳承紅色法治基因,賡續紅色法治血脈,今年3月,我省開展紅色法治文化遺存摸底調查工作。
《江西省紅色法治文化遺存名錄(第一批)》的公布意義深遠,標志著我省基本摸清了紅色法治文化遺存的資源底數、保存狀況和管理情況,有利于我省紅色法治文化研究闡發、展示利用、宣傳普及、傳播交流,持續做優“紅色法治文化看江西”工作品牌,大力弘揚紅色法治文化。
打造363個綜合性法治文化基地
近年來,我省各地各部門在深化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創造了一些好經驗好做法,取得了良好成效。
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的若干措施》,聚焦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深化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等六個方面,明確了14項具體任務,全力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提檔升級。各地乘勢發力,陸續出臺相關制度文件,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制度機制保障更加完善。與此同時,法治文化陣地建設日趨規范,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144個省級法治文化示范基地、173個法治文化主題公園、362個法治文化廣場,打造363個綜合性法治文化基地。
法治文藝精品創作不斷繁榮,編制了普法贛劇、采茶戲、春鑼、山歌等一批富有地方特色的法治文藝作品。打造憲法“云課堂”“百萬網民學法律”等一批形式新穎的普法宣傳載體,推出《金牌調解》《傳奇故事》《落槌有聲》等法治文化傳播品牌欄目。開發上線“贛法寶”AI普法智能體,打造“贛法寶”普法網絡直播間,實現“云端”送法。
持續深化紅色法治文化建設,打造“紅色法治文化看江西”工作品牌,構建井岡山革命根據地紅色法治文化帶、贛南原中央蘇區紅色法治文化群、贛東北紅色法治文化群等區域性紅色法治文化集群。策劃“紅色治理看江西”宣傳報道,推出“蘇區法制100講”系列短視頻,編撰《中華蘇維埃共和國司法行政史》等一批中央蘇區法制叢書,填補我國有關研究領域的空白。

做大做強“紅色法治文化看江西”品牌
會議認為,雖然我省推進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取得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發展不均衡、法治文化陣地建而不用等問題和短板。會議對進一步深化社會主義法治文化建設進行了動員部署。
會議明確,大力實施法治文化陣地提檔升級行動,將法治文化陣地建設納入各級城鄉發展規劃和重大文化建設項目,依托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行業特點的法治文化陣地。建設一批法治“微景觀”,真正讓群眾“轉角遇見法”。依托法治文化陣地廣泛開展群眾性法治文化活動,讓廣大群眾在潛移默化中學習法律知識、感悟法治文化、接受法治熏陶。探索推進區域性法治文化帶建設,加強區域性普法依法治理協作,因地制宜開展跨省域專項法治宣傳教育活動。
持續深化紅色法治文化發掘轉化行動,注重發掘、總結我省豐富的紅色法治文化資源,做大做強“紅色法治文化看江西”品牌,打造可復制可推廣的典型經驗、示范樣本。加強紅色法治遺址遺跡和文物普法登記,向社會發布紅色法治文化遺存目錄,編制、開發全省紅色法治文化陣地電子地圖,將紅色法治文化遺存的保護和傳承納入法治化軌道。加強對紅色法治文化的研究闡釋,深化對紅色法治文化的宣傳轉化,創新“紅色法治文化+旅游”工作模式,將紅色法治文化資源轉化為具有市場吸引力的旅游產品,打造更多的紅色法治旅游精品路線和自助游項目。
聚力推行中華優秀傳統法律文化活化傳承行動,深入挖掘我省歷史法治人物事跡典故,制作推出一批贛鄱優秀傳統法治文化系列專題節目、微視頻、微短劇,讓中華優秀傳統法治思想活起來、火起來。強化對我省法律文化歷史遺跡、典籍文物的研究和保護,探索建立一批優秀傳統法治文化研學基地。
全面施行法治文化品牌創新培育行動,打造一批品質卓越、特色鮮明的法治文化品牌。常態化開展“跟著微短劇來學法”“法治動漫微視頻作品”征集展播等主題活動,打造一批具有廣泛影響力的法治微視頻、微短劇、舞臺劇、文藝節目、圖書等。實施“法治+非遺”融合工程,將法治元素與萍鄉春鑼等江西民間文藝元素相結合,融入傳統節日、民俗活動、民間藝術等特色文化形態中,推出一批具有贛鄱特色的高質量法治文藝節目,推動社會主義法治精神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里。落實廣播電視、報紙期刊、互聯網等大眾媒體的公益普法責任,在重要版面、重要頻道、重要時段打造一批法治文化傳播品牌欄目、節目。(文/記者方維芳)
編輯:何 山
校對:陳衛星
復審:朱 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