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圖知全域 一屏管全城

江西公安交管部門創新構建交管“三張圖” 全面提升交通治理能力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客戶端     |    日期:  2025年10月16日     |    制作:  何山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2024年,江西省公安廳貫徹公安部“科技興警”戰略,以“專業+機制+大數據”為核心,提出“三張圖”建設規劃,有效提升基層公安機關的風險防范、精準打防、應急處突能力,推動公安工作從“被動應對”向“主動預防”轉型,為交通治理注入新動能。

一圖串起人車路企,一屏盡掌全域動態。今年以來,在江西省公安廳交通管理總隊的部署要求下,全省各地公安交管部門創新構建以“態勢感知圖、可用資源圖、風險隱患圖”為主的交通管理“三張圖”(以下簡稱“交管‘三張圖’”),不僅實現警情處置效率翻倍、隱患治理閉環管理,更讓群眾感受到“數據多跑路、安全多一分”的獲得感。

科技賦能隧道應急設備檢修

警情分析從“小時級”變“分鐘級”

9月23日,2025年全國交通安全大篷車“美麗鄉村行”巡回宣傳活動在贛州市南康區舉行。當日下午,在贛州市公安局交管支隊南康大隊唐江中隊,來自13個省、市公安交管部門的代表目光聚焦于指揮中心的大屏幕——屏幕上顯示的是贛州公安交管部門搭建的交管“三張圖”系統界面。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我們的‘交通態勢感知圖’……”該中隊民警向在場人員介紹交管“三張圖”的功能與應用。當聽到“通過這張圖,我們實現了全域態勢一分鐘感知、風險規律一小時研判”時,不少人拿起手機拍攝記錄。

為推動交通安全治理從“事后處置”向“事前預防”轉變,今年以來,贛州市公安局交管支隊創新構建交管“三張圖”,并整合13個平臺數據資源,圍繞“人車路企”四大風險要素,將交管“三張圖”的功能從“數據呈現”升級為“實戰賦能”,在交通態勢感知、資源調度、隱患治理等方面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

屏幕上跳動的數據,無聲訴說著變革的力量。該中隊管轄4條國省道,總里程達314公里,過去靠人工巡查和經驗判斷,如今依托“態勢感知圖”,每1分鐘即可完成一次全域交通態勢掃描。“以前分析警情要花一個小時,現在一分鐘出報告。”贛州市公安局交管支隊南康大隊唐江中隊中隊長葛志福介紹,“警力跟著警情走,不再是口號,而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事實。”

“我們不再被動等違法發生,而是提前把風險攔在上路之前。”贛州市公安局交管支隊相關負責人表示。如今,在贛州,交管“三張圖”已覆蓋所有縣(市、區),形成“市級統籌、縣級應用、中隊落地”的三級實戰體系,真正實現“一圖知全域、一屏管全城”。

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防控”

在新余、宜春等地,交管“三張圖”如同智慧大腦,為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注入強大動能,全面提升交通治理能力和服務水平,為市民出行安全保駕護航。

今年3月,新余市北湖路出現擁堵。新余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指揮中心通過“態勢感知圖”對3天內的數據進行分析發現,該路段周邊小區居民出行集中,早高峰車流量激增。

指揮中心隨即調整該路段信號燈周期,將綠燈時長從29秒延長至60秒,并聯動附近小學錯峰放學。“現在早高峰通行時間縮短了很多,‘堵心路’變成了‘順心路’。”執勤民警說。

據介紹,新余市公安局交管支隊將“態勢感知圖”打造成道路交通的“智慧天眼”,把電子警察、卡口系統、信號燈控制系統、交通誘導屏等智能交通設施全量接入該圖,以實現各類設施互聯互通、協同工作。同時,該支隊通過“可用資源圖”整合路面警力、固定執勤點、流動執勤小分隊等資源,實現“可視化調度”。在發生交通事故時,指揮中心可通過“可用資源圖”迅速調派警力處置,快速恢復道路通行。

在“風險隱患圖”應用方面,新余公安交管部門創新推行“紅黃綠”分級治理機制。在“百日行動”中,新余公安交管部門排查出243處道路隱患,其中坑洼路面、視距不良彎道等被列為紅色高風險,必須立即整改;標志不清、標線模糊等被列為黃色中風險,限期督辦;其余綠色低風險納入日常巡查。

在交通管理向智慧化轉型關鍵期,宜春市公安局交管支隊以交管“三張圖”為抓手,構建“科技支撐、機制保障、實戰應用”立體化治理體系,推動指揮調度、勤務管理、違法打擊三大核心工作從“被動應對”轉向“主動防控”。

“從接到求助到送醫,比以往快了近1個小時!”6月8日18時22分,宜春一名75歲的老人突然腦出血,急需送醫。宜春市公安局交管支隊宜陽大隊指揮中心值班人員江鴻通過交管“三張圖”一圖總覽功能,迅速調度附近鐵騎執行護送任務,并借助交通信號智能控制系統規劃最優路線、預置綠燈,最終僅用4分鐘就將患者送到醫院。

此外,該大隊還自主研發了“出警超時提醒”小程序,構建“派警—提醒—督辦—反饋”全流程閉環機制,接處警平均響應時間縮短至3分鐘以內,“一報警,交警馬上就來”已成為市民共識。

從“基礎工具”升級為“實戰利器”

在交管“三張圖”應用方面,我省高速交警部門交出了精彩“答卷”。

3月15日,江西省公安廳交管總隊高速交警四支隊第三大隊指揮中心民警在開展視頻巡查時發現,大廣高速公路九嶺山隧道內有一輛貨車發生故障,車體冒出的濃煙在隧道內迅速擴散。

指揮中心依托交管“三張圖”實現“秒級響應”——立即調派附近警力趕赴現場處置,并通過“可用資源圖”迅速獲取隧道詳細信息,同步共享至消防、道路養護等部門。最終,道路迅速恢復暢通,處置效率大幅提升。

今年國慶節前夕,針對轄區滬昆高速公路技改路段沒有應急車道、突發狀況處置難的問題,該支隊臨時設置11處“一站一警一救援”點位和22處緊急撤離通道,并將信息錄入交管“三張圖”系統。為有效提升疏堵效率,快速發現“致堵第一輛車”,該支隊將轄區易擁堵點位及相對應的“一點一策”錄入交管“三張圖”系統,保障道路安全暢通。

“以前靠經驗判斷,現在用數據說話。”江西省公安廳交管總隊高速交警四支隊第一大隊民警張強介紹,以往路面上的隱患點只能靠人力記憶,如今,借助交管“三張圖”,隱患點如同被精準定位的“雷區”,在地圖上十分醒目。民警可按圖索驥,高效“排雷”。

江西省公安廳交管總隊高速交警六支隊秉持“邊建邊用邊完善”的工作思路,讓交管“三張圖”從“基礎工具”升級為“實戰利器”,通過高效指揮、快速響應、精準施策織密安全網。

從城市道路到高速公路,從局部試點到全域覆蓋貫通,目前,交管“三張圖”已融入全省公安交管部門的日常警務流程,為一線執法注入強大動能,成為守護群眾出行安全的堅實屏障。(文/ 記者閔祥 圖/受訪單位提供)

編輯:何 山

校對:陳衛星

復審:朱 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