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普法骨干集中“充電”

“公益律師”攜手南昌市西湖區委依法治區辦開展法治培訓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     |    日期:  2025年09月17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法治培訓現場

9月12日,由新法治報社和江西省律師協會聯合主辦的第851期“公益律師進社區”活動,攜手南昌市西湖區委依法治區辦開展全區普法骨干暨“法律明白人”骨干法治培訓。

培訓邀請了泰和泰律師事務所律師萬濰江現場授課。萬濰江闡述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和精神內涵,并結合法治實踐案例,進行深入解讀與剖析。全區各單位普法骨干和各村(社區)“法律明白人”骨干共計110余人參加培訓。

“沉浸式”觀摩庭審視頻

培訓會上,萬濰江律師從“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形成”“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基本內容”“法治實踐與案例分析”三個方面,闡述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和精神內涵,并結合法治實踐案例,進行深入解讀與剖析,幫助參訓學員準確學習掌握相關知識。

隨后,參訓人員共同觀看了“青山湖區衛生健康委員會行政處罰案件”庭審視頻,通過“沉浸式”觀摩,不僅直觀地了解了法庭陳述、舉證質證、法庭辯論等關鍵環節,了解行政訴訟案件的審理流程與司法邏輯,更深刻感受到了法律的嚴肅與公正,對行政執法過程中證據收集的完整性、程序履行的規范性和法律適用的精準性有了更為深刻的認識。

參訓人員紛紛表示,此次培訓內容豐富、針對性強,既有思想認識的高度,也有依法行政等實操性內容,是一堂生動的法治課,通過觀看庭審視頻更加深刻地體會到依法行政的深刻內涵和現實要求,為今后更好地依法開展司法行政工作提供了指導和幫助。

西湖區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舉辦此次培訓班旨在提高普法骨干、“法律明白人”骨干的法律素質和業務水平,推動全區依法治理水平不斷提升,通過培訓增強大家對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為普法骨干厘清了工作思路、開闊了工作視野,有效提升了普法骨干隊伍法治素養。

“首違不罰”讓執法更有溫度

萬濰江律師介紹,法治政府建設是全面依法治國的重點任務和主體工程。要推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提高司法公信力。各行政執法部門要把握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這一執法工作“生命線”,做到執法要求與執法形式相統一、執法效果與社會效果相統一,不斷提高執法公信力。

“執法不僅要有力度,還要有溫度。各行政執法部門在堅持依法行政、嚴格執法的同時,還要堅持處罰與教育相結合,讓行政相對人感受到執法溫度。”萬濰江律師介紹,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發布了《市場監管行政違法行為首違不罰清單(一)》及《市場監管輕微行政違法行為不予處罰清單(一)》。在充分考慮違法行為危害后果、當事人主觀過錯和獲利情況的基礎上,清單對12種首次違法和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處罰。其中,“首違不罰清單”包含8種初次違法,且危害后果輕微并及時改正的違法行為;“輕微免罰清單”包含4種違法行為輕微并及時改正,且沒有造成危害后果的違法行為。這一做法將“不予處罰”的情形具體化、清單化,避免了“為罰而罰”。

萬濰江還分享了相關案例。近幾個月以來,會昌縣城管局執法人員對70余輛違停摩托車依法進行了暫扣。與以往不同的是,前來處理的車主們沒有直接收到罰單,而是先上了一堂“普法教育課”。執法人員耐心講解法律法規、分析違停危害,并組織車主們學習抄寫相關法律條文、寫下文明停車承諾書。最終,依據“首違不罰”原則,這些車主均被免予了經濟處罰。

“這項舉措不僅有效規范了停車秩序,更贏得了市民的紛紛點贊。”萬濰江介紹,柔性執法“有人情味”“講道理”,違法者從“被動受罰”轉變為“主動反省”,對法律法規的敬畏之心明顯增強。

結合典型案例互動普法

“父債子還到底合不合法?”

“在民間借貸中,有欠條或借條是不行的,還需有轉賬憑證、視頻、照片等其他相關證據予以證明,特別是現金交付,證據收集不全,最易‘吃啞巴虧’。”

授課結束后,萬濰江還結合典型案例,從貼近生活的場景切入,與參訓人員進行了交流,讓復雜的法律概念更加通俗易懂。

針對最常見的民間借貸問題,萬濰江劃出重點:借條需規范,明確借款人、出借人、金額、還款時間等;利息有上限,年利率超過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四倍的部分不受法律保護;催款留證據,訴訟時效為三年,催款等行為可導致時效中斷。

近年來預付卡商家跑路現象多發,成為消費者維權的“重災區”。萬濰江以某籃球培訓機構案為例,解析此類案件的群體性特征以及基層綜治中心如何引導消費者多元解紛、維護權益。

“兩口子分居滿兩年能自動離婚嗎?”“談戀愛送的520紅包分手能要回嗎?”“離婚冷靜期是否真能冷靜?”面對這些疑問,萬濰江用通俗易懂的語言一一進行了解答。

參與的普法骨干、“法律明白人”紛紛點贊:“公益律師講得形象生動,容易理解,為今后開展普法活動提供了非常好的思路。”

咨詢實錄

老人無人照顧怎么辦?

張先生:我有個親戚膝下無子女,親屬又不在身邊,退休之后,他們開始擔心年老后無人照顧,有什么方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嗎?

萬濰江律師:可以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民法典規定,“自然人可以與繼承人以外的組織或者個人簽訂遺贈扶養協議。按照協議,該組織或者個人承擔該自然人生養死葬的義務,享有受遺贈的權利。遺贈扶養協議的主要目的,就是讓沒有法定贍養義務人或雖有法定贍養義務人但無法實際履行贍養義務的孤寡老人,以及無獨立生活能力的老人生活得到保障。

寵物狗走失被收養,要支付飼養費嗎?

江女士:我朋友的寵物狗與主人走失,被人收留并悉心照顧,數天后我朋友找到了寵物狗,但對方卻要我朋友支付飼養費,合理嗎?

萬濰江律師:需要支付。民法典規定,管理人沒有法定的或者約定的義務,為避免他人利益受損失而管理他人事務,可以請求受益人償還因管理事務而支出的必要費用;管理人因管理事務受到損失的,可以請求受益人給予適當補償。管理事務不符合受益人真實意思的,管理人不享有前款規定的權利,但是,受益人的真實意思違反法律或者違背公序良俗的除外。

租的房子被賣,租賃合同還有效嗎?

蘭女士:我和房東簽訂了2年的租房合同,還有半年到期的時候,房東把房子賣了,我與原房東的租賃合同還有效嗎?

萬濰江律師:有效。民法典規定,租賃物在承租人按照租賃合同占有期限內發生所有權變動的,不影響租賃合同的效力。

踢足球骨折可以要求賠償嗎?

劉先生:我朋友參加了一場單位組織的足球比賽,和對方球員發生規則范圍內的碰撞,導致腳踝骨折,他可以向對方請求賠償嗎?

萬濰江律師:不可以。民法典規定,自愿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但其他參加者對損害的發生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

(文/圖 記者方維芳)

編輯:聶琪

校對:王小明

復審:全來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