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司法服務 現場聽取訴求

全南縣人民法院創新工作機制提升群眾滿意度

來源:  新法治報·贛法云     |    日期:  2025年09月17日     |    制作:  聶琪     |    新聞熱線:  0791-86847870

體驗訴訟流程提升審判質效(圖/受訪單位提供)

“立案需要準備哪些材料?”“網上開庭如何操作?”近日,全南縣人民法院黨組書記、院長辛士俊帶頭以普通辦事群眾身份,走進訴訟服務中心,全流程體驗立案、調解、信訪等司法服務,現場聽取群眾訴求。

為將司法服務做到群眾心坎上,全南縣人民法院(以下簡稱“全南法院”)創新構建“三維度體驗+三項機制”工作體系,在訴訟服務、案件審理、執行攻堅三大領域開展換位體驗活動。院領導班子成員帶頭“坐窗口”辦理立案登記,一線法官通過電話回訪、線下座談等方式,收集群眾意見建議16條,累計發現程序繁瑣、指引不清、系統操作不便等問題25個,形成“如我在訴行動整改清單”,實行銷號管理。

針對體驗中發現的痛點難點,全南法院對標深圳規則規制,推行“容缺受理”“公安協查”“繁簡分流”等機制。

在優化訴訟服務方面,全南法院深化“智慧法院”建設,引進“示范文本輔助生成一體機”,解決群眾要素式起訴狀填寫困難的問題。完善立案“容缺受理”機制,堅持“一次性告知”減訴累,實現立案、繳費、庭審等全流程線上辦理,簡化立案材料6項,壓縮辦理時限10%。今年以來,在線立案率達55%,電子送達覆蓋率提升至58%,讓群眾“少跑腿、不跑腿”。

在執行攻堅方面,該院強化執行聯動機制建設與智慧查控手段應用,深化與公安等部門的協查聯動,編織更嚴密的查控網絡。同時,簡化執行案款發放流程,今年以來,通過“執行110”快速響應機制,為254名當事人追回執行款5527萬余元,執行到位率同比提高8.45%。

在提升審判質效方面,該院推行“繁簡分流、快慢分道”機制,簡單案件適用小額訴訟程序審理周期縮短至15天內,平均審理周期同比縮短2天。

組建道路交通、勞動爭議等專業調解團隊,堅持“訴前調解+司法確認”一站式解紛模式,實現小額糾紛“當日調、當場結”。今年以來,先行調解成功221件,其中當場履行并撤訴的案件49件,調解成功率達77.3%。

如今,走進全南法院訴訟服務中心,導訴員熱情引導,當事人臉上的笑容更加燦爛。最新測評顯示,今年上半年,群眾對全南法院工作滿意度達97.6%。

(鄧集瓊 實習生曹晨茜 記者江國穩)

編輯:聶琪

校對:王小明

復審:全來龍